「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浮現。我認為這個概念太過於籠統,在分析、說明、特別是在應用上,會有麻煩,因此必須進一步細分、定義。
關於物聯網,有興趣者,建議可以細讀「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2014年11月號」的「搶攻物聯網商機」專題,很不錯的。
網際網路(internet)本身是一個人造物,所聯結的也是人造物(例如:智慧型手機),人類再藉由這些人造物進行聯結。我們可以說,聯結人類是internet的一個應用。
最初,internet的發展是為了聯結分散在各地的人們。因此,我們其實可以將這個internet,稱為「人聯網(internet of humans)」,因為這個internet應用係以人的聯結為中心而發展。
後來,隨著internet的發展,我們發現,除了人類之外,我們也有能力透過internet,讓「物」聯結。為了有所區分,這個以「物」的聯結為中心而發展的internet,就稱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所謂的「物」,包含除了人類之外,所有的「物」,例如:動物、植物、人造物。
internet本身就是一個「人造物聯網(internet of artifacts)」。而在internet之上,有各種在動物、植物、人造物等等各方面的應用,例如:「動物聯網(internet of animals)」、「植物聯網(internet of plants)」、「設施聯網(internet of facilities)」等等。
例如:「寵物聯網(internet of pets)」。有人寧願養寵物,也不願養小孩。這些人願意為寵物的生活和健康花大錢。因此如果有人建造一個寵物聯網,專門用來照顧寵物的生活和健康,應該會有利可圖。
寵物聯網可以與人聯網聯結。透過寵物聯網,他們的主人可以在人聯網上互相認識,成為同好,一起討論寵物的點點滴滴以及箇中甘苦。
當然,也會有「豬聯網(internet of pigs)」。豬農可以利用豬聯網,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養出最健康的豬。然後透過人聯網,向消費者證明,他們的豬,絕對沒有吃到黑心商人的黑心產品,比多數台灣人都要來得健康。
消費者也可以利用豬聯網一起來養豬。這些消費者不一定要住在同一個城市,因為可以透過人聯網互相聯繫。等到豬可以成為桌上佳肴時,還可以在各自的城市,透過人聯網,進行視訊聚餐聯誼,暢談各自的烹調心得,並且緬懷這隻豬的一生〔在豬聯網中,豬是沒有隱私的〕。
消費者也可以利用「稻聯網(internet of rice)」來種稻。消費者只需要透過稻聯網,決定要用什麼肥料(有機、化學)、什麼農藥以及種種其它事項,稻聯網中的自動化設備會幫他完成剩下的工作。而控制這些自動化設備的,就是設施聯網。而設施聯網是一種人造物聯網。
人類造出某件物品必然有其目的,如果我們能知道物品的生老病死及其一生,對於我們想要達成的目的必然大有幫助。以前,我們除了知道物品的生與死之外,對於其它方面,其實不甚了解。
在那時候,人類雖然造出人造物,但人造物卻保有很多秘密。因此,我們對於人造物的運用,效率其實不高(如果我們能知道某個設備的狀況,就能以最高的效率運轉),在目的的滿足上,也不那麼有效(由於不知道車子的狀況,開上路卻拋錨了)。
(人造)物聯網改變了這種情況。
我們不僅知道某個設備在什麼時候、地方、用什麼材料製造出來,也知道它一生的運轉狀況:做了什麼事、運轉多久了、是不是該保養了、是不是有生病的徵候需要更換零件了,什麼時候這個設備就該退役了,退役後,它或它的零件到哪裡去了,被如何處置了。
我們還知道這個設備與其它種種設備以及外在環境如何互動、如何互相影響、一起做了哪些事、達成什麼目的、績效如何。
在(人造)物聯網中,人造物沒有秘密。因此,在管理上,可以最佳化。
物聯網(或人聯網)、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以及大資料(big data)之間關係為何?簡單地說,聯網提供聯結,雲端運算提供運算能力,而大資料則負責分析個體和群體的狀況和行為。
由ICT(基礎建設)所建造而成的聯網、雲端運算以及大資料,構成人類社會以及萬物群體和基礎建設的神經系統。而人聯網與物聯網彼此互動。
人聯網以人為中心,基本上,由人(的智慧)進行「人為操控(manipulation)」。人造物聯網以人造物為中心,基本上,由人工智慧進行「人工智慧操控(artificial-intelligence-pulation, aipulation)」。
人工智慧操控(aipulation)將使人造物聯網完全自動化,無需人為介入。以前科幻小說所描繪的場景將會成真,例如:電影「魔鬼終結者」中所描繪的「天網」。「天網」這種智慧,最可能在人造物聯網的環境中產生。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