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Thome 2015-11-20〕報導:「交通部觀光局的「補助國人住宿遊園精采行實施計畫」在今日10點開跑,然而早從早上9點就傳出網站塞爆…觀光局坦言,20萬人搶序號而塞爆網站。事前網站壓力測試預估人數是10萬人次,但活動開跑後最高人數達到20多萬人,最大流量大400Mb,已緊急請委外業者加開到7臺伺服器來分散流量…。」…see more。
這個案例是屬於「容量管理」上的失敗,更明確地說,是「業務容量管理(BCM, Business Capacity Management)」和「塑模(Modelling)」上的失敗。
業務容量管理(BCM)和塑模(Modelling)簡單介紹如下:
業務容量管理(BCM):
BCM的焦點是在目前和將來的業務需求。BCM次流程的首要目標是去確保對ICT服務的將來業務需求被考慮和瞭解,並且確保為了提供、支援ICT服務而所需要的足夠容量被適時地規劃和實行。
這個可以藉由利用目前資源使用狀況的現有資料(按照不同的服務區分)去預測將來的需求或塑造將來需求的模型而達成。這些將來的需求來自於營運計畫中所敘述的新服務、現有服務的改善和成長以及開發計畫等。
塑模(Modelling):
容量管理的首要目標是在特定的工作數量和種類之下,去預測ICT服務(服務系統)的行為,而塑模可以提供這樣的洞察力。塑模是一個活動,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洞察力,去預測ICT服務(服務系統)的容量需求,然後進而能夠決定最佳的容量解決方案以及資源的配置、服務系統的異動、SLAs的內容等。
對ICT服務而言,需求的波動範圍很大,例如:對某些購物網站而言,年節期間的交易量就比平常時間要大得多。因此,面對這樣的狀況,服務的管理就成為一大挑戰。視波動的模式而定,塑模可能聚焦在不同的時間間隔,例如:按照每天的小時(為了安排工作輪班之用)、每週的天、每月的週、每年的月、每年的季、半年、年等。
利用所收集的容量資料、所估計的服務需求以及塑模,可以有系統地闡述服務資源使用的成長估計。
觀光局在活動前,預估人數是10萬人次,但活動開跑後實際人數超過20萬人,這證明觀光局的預估失敗。
當然,預測總是不容易準確,但觀光局是如何預估10萬人次的?是憑感覺、猜測,還是利用科學方法,例如塑模,來進行預測?
如果要準確預測真的很難的話,那麼就必須依賴事後快速、正確的反應。要求委外業者隨時備援足夠的容量,以快速解決網站塞爆的狀況,是應急的方法。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