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社2014-12-29〕報導:「Google電子信箱在中國大陸遭封鎖,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拉特基(Jeff Rathke)今天表示,對中國破壞言論及網路自由的作為,美國持續表達關切的立場。…有報導指出,Gmail電子信箱26日起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see more…see more。
我想這個事件的劇本應該是這樣:
在26日甚至更早之前,有Gmail使用者向Google反應Gmail無法使用,於是Google就進行調查、診斷,發現是被中國大陸封鎖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Google只好向美國政府告狀。美國政府接到這個燙手山芋,又不得不反應,因為他之前曾經幫Sony出過頭,這次如果不幫Google出頭的話,實在說不過去。但美國政府實在也無計可施,只好用外交辭令,給中國扣上破壞言論及網路自由的帽子。中國則與北韓一樣,對外表示對這個事件並不清楚,意思是這不是我們幹的。
中國管制網路言論不是新聞,但在這個事件上,美國給中國扣上破壞言論及網路自由的帽子,理由實在有點牽強,因為又不是只有Gmail,還有很多其它電子信箱可以使用。
既然在這個事件上,中國的目的不在封鎖網路言論,那他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中國看到北韓與美國在Sony事件上過招,一時手癢,也想與美國玩一下,看看美國反應如何。Google只是比較倒楣,被選上當犧牲品而已。等到中國確認美國的反應以及所產生的效果之後,Gmail就會通了,不用擔心。
倒是我們應該為那些使用Gmail或其它電子信箱的倒楣鬼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在兩個大國過招的情況下,還能順暢地傳遞電子郵件。這是一個需求,若能滿足這個需求,應該會有利可圖。
例如,我們可以建立「電子郵件中介伺服器」,進行一對多(或多對多)電子郵件傳遞。當使用者送出電子郵件時,「電子郵件中介伺服器」會判斷是否可以送達最高優先順序的電子信箱,如果可以的話,則送出電子郵件到此電子信箱,如果不行的話,則判斷是否可以送達次高優先順序的電子信箱。依此類推。這樣一來,只要多準備幾個電子信箱,就可以提高電子郵件送達的可能性,降低電子郵件無法遞送的情況。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