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淺談「高鐵停擺」

據〔自由時報2013-4-26 〕報導:「高鐵昨天首度非天災停擺,最後只能以「重開機」方式恢復營運,並未徹底解決問題,專家直言,主系統與備援系統同時失靈時如何應變及提前避險機制等環節,高鐵都應重新建立SOP。」See More

 

高鐵停擺的相關報導很多,也有學者、專家、高鐵員工、政府官員提出很多意見。在這裡,我僅淺談可能被忽略而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報導:「高鐵維修人員廿三日就發現主系統ET2故障,當時先啟動備援系統因應,並排定昨天更換,沒想到已執行過五次的小動作,竟惹出三萬五千人無車可搭的大麻煩。」

 

這不禁令人懷疑高鐵是否採取「用到壞才更換的維修策略」?反正有備援系統,何必進行預防保養,總不會那麼倒楣,兩套系統一起壞吧!?為了幫公司省錢,就採取「用到壞才更換的維修策略」吧!

 

希望這只是我的疑慮,高鐵並沒有採取「用到壞才更換的維修策略」,如果有的話,請高鐵立即修正其維修策略。

 

對於普通的設備,採取「用到壞才更換的維修策略」或許合理,但對於與安全有關的設備則萬萬不可,否則,將來有一天會出大災難的。

 

另一報導:「維修人員4個多小時找不出原因,後來只花幾分鐘重開機就恢復正常。」

 

技術人員總想找出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以求一勞永逸的解決(永久性解決方案)。而面對顧客的服務人員則想趕快把意外事件排除(暫時性解決方案,在此案例中,也就是重開機),以免被顧客罵死、煩死。

 

在重大意外事件發生時,到底要馬上尋求永久性解決方案或需要先有暫時性解決方案,需要經驗及/或完善的SOP,而高鐵的管理人員在這兩方面剛好都沒有。以致於,在技術人員陷入尋找問題根本原因的泥淖而無法自拔時,管理人員只能在旁邊乾瞪眼,無法做出適當的決策。

 

等到管理人員發現就算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也找不出問題的根本原因,而決定放棄尋求永久性解決方案,轉而要求技術人員找出暫時性解決方案時,已過了4個多小時。

 

在《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中,這是屬於「問題管理流程」與「意外事件管理流程」之間的衝突。意外事件管理流程想要盡快恢復服務,而問題管理流程則需要時間找出根本原因。

 

當發生重大意外事件,現場人員向上提報給管理人員時,管理人員如果缺乏經驗及/或完善的SOP,有時候就會陷入馬上尋求永久性解決方案或需要先有暫時性解決方案的兩難困境,甚至做出錯誤的決策。這也是此案例所顯現出來的情況。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寫後感言(下)

雖然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確實已經形成,也證明我當初的想法是正確的,但實際的情況卻遠超過我當初所設想的。

 

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形成,對企業而言,不論是內在或外在,都是一種巨大的變革。平版電腦和雲端運算的實例顯示出,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已成為「大爆炸式創新」的溫床。

 

大爆炸式創新:「一種新型的創新者出現了,可以在轉眼間,就橫掃市場上既有的企業。這種「大爆炸式破壞」與「破壞式創新」不同,並未從簡單、便宜的低階產品開始,而是直接進入,隨即攻占整個市場。」(採自《大爆炸式創新, Larry Downes & Paul F. Nunes,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新版第7990-102, 2013/3)。大爆炸式創新挑戰「競爭優勢」和「破壞式創新」方面的理論。

 

企業如果不正視這種新形勢來加以回應,恐怕就會面臨與NB被平版電腦取代一樣的窘境,兵敗如山倒。

 

           

 

雖然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才正在逐漸發展,但其顯現出來的重要性,與電力、水、交通等基礎建設相比,毫不遜色,以致於美國國防部宣布,如果偵測到網路攻擊的立即威脅,美國軍隊不惜發動實體戰爭,可以使用傳統飛彈反擊。

 

事實上,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潛能遠遠超過目前我們所知道的。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是人類社會的神經系統,它調節社會的活動並傳遞資訊。人類社會藉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作用來應付環境的變化,建立和接收外來資訊,並進行協調。

 

例如:將來有一天,我們會建立完整的交通雲,這個交通雲會偵測任何在交通方面的變化,例如﹕地震造成道路中斷,然後送出資訊給用路人、交通工具和設施,進行協調以應付這些變化。

 

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也是其它基礎建的神經系統,它調節這些基礎建的活動並傳遞資訊。

 

例如:智慧電網,從雲端運算的角度來看電力雲係電力基礎建的神經系統,它可以偵測電力供應者的電力供應狀況以及電力使用者的電力使用狀況,來調整耗電量,以達到節約能源,降低損耗,增強電網可靠性的目的。

 

           

 

奠基於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資通訊科技神經系統將會形成,這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但也隱藏巨大的風險。以智慧電網為例,利用電力雲,我們可以將發電、輸電和用電最佳化,這無疑有巨大的好處,但只要電力雲遭到破壞,電力就會中斷,社會將無法運作,成為植物人。

 

從前,人類發明原子彈,用來毀滅生命和建設,卻發現這樣做很愚蠢:你除了殺光敵人之外,只得到一堆廢墟。

 

後來,人類發明中子彈,同樣用來毀滅生命,卻可以保留建設,但殺了那麼多人,可能不算是好主意。

 

將來,人類會發明可以摧毀資通訊科技神經系統的神經彈。這種神經彈只會摧毀敵人的資通訊科技神經系統,不會毀滅生命,卻可以讓敵人癱瘓。比起前兩者,這個看起來好像比較人道。

 

           

 

將來有一天,科幻小說所描寫的,種種連結整個世界的資通訊科技神經系統將會形成。例如:將來有一天,人類會建造出一個連結整個世界的發電、輸電和用電設施的電力雲,用來協調並最佳化全世界的發電、輸電和用電

 

這將帶給人類無窮的希望,也潛藏無比的凶險。

 

只要有一個足夠瘋狂的人,找出某個資通訊科技神經系統的弱點,就能將之摧毀,可能連同相關的基礎建設一起摧毀。例如:只要有一個足夠瘋狂的人,找出連結整個世界的電力雲的弱點,就能將之摧毀,連同整個世界的發電、輸電和用電設施。

 

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就能讓人類文明倒退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毀滅的時刻。

 

           

 

十年前,當我寫《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這本書之時,我只是單純從價值鏈的觀點來看企業與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關係。

 

這十年間,我一面寫一面觀察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發現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影響層面,遠遠超出價值鏈甚至企業的範圍,而是整體人類。

 

在十年後的今天,我雖然完成這本書,但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已經由量變而質變,再也不是這本僅考慮企業與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關係的書所能涵蓋。

 

後續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考慮進行研究,因為這會是一段有趣的旅程。

 

 

陳英士   2013年4月12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寫後感言(上)

唐 ·賈島《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從我有寫《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這本書的想法,到開始寫,到現在大概可算是完成,大約經過+年的時間。

 

我之所以會有寫這本書的想法,是因為我在顧問這個職涯中,所輔導過的管理流程,都是零碎、片段,不成完整系統的流程。例如:客戶可能會要我幫其設計、建立服務支援管理流程、應用軟體管理流程或資訊安全管理流程。

 

但這些流程彼此互動,關係密切。你不大可能只建立其中的某個流程,而輕輕帶過其它流程,然後還想要這個流程能夠確實有效。例如:如果你只想建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卻不想去建立應用軟體管理、ICT服務連續性管理等等流程,然後想要獲得資訊安全,結果可能會讓你失望。

 

這讓我覺得心癢癢的。我實在很想知道一個完整的系統是長什麼樣子,而這樣的系統是否真的管用。於是就到處找資料,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文獻可提供解答。結果卻令人失望。相關文獻汗牛充棟,但就是沒有令人滿意的。

 

這些文獻所描述的,都不是我心目中的管理系統,而只是管理系統的一些片段。你看到有引擎、輪胎、底盤、車身等等零件,但就是沒有人把它們整合、組成車子,可以載你到目的地。

 

於是我就想,為什麼不自己來開發、設計一個系統?結果一頭栽下去,就是+年。

 

           

 

但我可不像賈島一樣:「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賈島十年磨了一把劍,卻從沒測試過這把劍利不利,我則是邊磨,邊測試、邊改善、邊加強。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利用各種機會來測試在書中所提出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的有效性。例如:在輔導客戶的過程中,我會利用這個系統模式來評估客戶的系統是否有弱點尚待加強,也會從客戶的實務來考慮這個系統模式是否需改善。

 

另外,就是利用這個系統模式來診斷新聞媒體所報導的、與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相關的重大事件,其中有些我會在部落格上發表,供大家參考。

 

我總是能很快地,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就把診斷結果發表在部落格上。雖然只是淺談診斷的結果,卻能準確地論及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這令有些朋友覺得驚訝,覺得我很厲害。

 

剛開始時,我也覺得自己很厲害而洋洋得意,但慢慢地,我發現這個一點也不厲害。我只是把相關文獻中所寫的,與這些事件報導對照,而得出診斷結果。由於我熟讀這些文獻,因此可以很快地得出診斷結果。任何人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都可以擁有這樣的能力。

 

就像一個訓練有素的心臟科醫生,發現有人因心臟麻痺而昏倒,就能立即做出正確的診斷並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一樣,身為資通訊科技管理顧問,這只是最基本的能力,實在沒什麼好驕傲的。

 

這讓我覺得非常洩氣。如果真實世界所發生的、與資通訊科技管理相關的事件,都只是與現有文獻中所描述的某個流程或某幾個流程相關的話,那我提出「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就完全沒有意義。

 

           

 

幸好,隨著資通訊科技逐漸形成基礎建設,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外顯的產品、服務和現象也逐漸浮現。這些產品、服務和現象只有從基礎建設的角度來觀察,才能找出其意義。

 

例如:平版電腦。平版電腦為什麼會取代NB?如果我們只比較兩者的規格,實在難以得出「平版電腦會取代NB」這樣的結論,而這可能也是許多NB製造商大老闆以及市場調查研究公司的觀點。

 

但如果把平版電腦和NB放到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場景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瞭解為什麼平版電腦會取代NB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把NB類比為上面載滿汽油、食物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的卡車,而平版電腦則是外形美觀、容易駕駛的小轎車。

 

現在,如果你要去一個人煙稀少、基礎建設付之闕如的地方,你會開什麼車?除非你想給自己找麻煩,否則你應該會選擇開卡車。反之,如果你居住在基礎建設完備,到處都有加油站、餐館、便利商店的大城市裡,你應該會選擇開小轎車;如果你需要搬運大型貨物的話,租台卡車或請貨運公司幫忙就好了。

 

多年前,當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尚未發展時,如果你使用平版電腦,就會像在道路坑坑洞洞的荒野中開跑車一樣,不管跑車有多炫,你都會覺得寸步難行。而在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已逐漸發展的今天,如果你只是利用NB來查詢和閱讀網頁,就會像在大城市中開卡車去餐館吃飯一樣,不僅浪費汽油也不方便。

 

所以,平版電腦之所以會取代NB,並不是平版電腦有多麼創新,其實平版電腦在多年前就已經開發出來了,而是因為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逐漸發展的結果。

 

有些分析師把平版電腦的成功單獨歸因於消費者對平版電腦的良好體驗,其實並不正確。消費者所得到的體驗,是對整個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體驗,而不單單只是平版電腦。

 

另一個例子是雲端運算。如果你要使用雲端運算的話,你要怎麼看待它?你沒辦法單純從硬體、軟體或網路來看待雲端運算,因為雲端運算包含所有這些東西。

 

你必須從雲端運算所提供的服務來看待雲端運算,而實際提供服務的,是其背後的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在這個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上,你使用雲端運算所提供的服務。

 

           

 

平版電腦和雲端運算把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性質展現出來,也讓我所提出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有了意義。這讓我非常高興,一切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

 

在資通訊科技成為基礎建設的今天,企業不能把資通訊科技單純分開成硬體、軟體、網路來看待,然後僅憑孤立的某個流程或某幾個流程,就想要來管理資通訊科技,這只是鋸箭法,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才能對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進行有效的管理。

 

           

資訊安全管理

資訊安全管理流程包含下列的主要次流程:

Ÿ     Control(管制)

Ÿ     Plan(規劃)

Ÿ     Implement(實行)

Ÿ     Evaluate(評估)

Ÿ     Maintain(維護)

Ÿ     Report(報告)

Ÿ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Reporting(管理資訊和報告)

Ÿ     Process Control(流程管制)

 

下面是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的部分流程圖(摘錄自《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 第三版》一書),係利用BPMN來繪製,所使用的工具是TIBCO的產品《Business Studio(http://www.tibco.com/international/taiwan/,美商資訊巴士軟體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這些流程圖的版權為 陳英士/龍山顧問有限公司(http://www.longshine.tw)所有。〕

 

下圖為《資訊安全管理流程概觀》。

 

  

 

下圖為《管制》。

 

  

 

下圖為《規劃》。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

ICT基礎設施管理

ICT基礎設施管理流程包含下列的主要次流程:

Ÿ     Design and Planning(設計和規劃)

Ÿ     Deployment(部署)

Ÿ     Operations(操作)

Ÿ     Technical Support(技術支援)

Ÿ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Reporting(管理資訊和報告)

Ÿ     Process Control(流程管制)

 

下面是ICT基礎設施管理流程的部分流程圖(摘錄自《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 第三版》一書),係利用BPMN來繪製,所使用的工具是TIBCO的產品《Business Studio(http://www.tibco.com/international/taiwan/,美商資訊巴士軟體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這些流程圖的版權為 陳英士/龍山顧問有限公司(http://www.longshine.tw)所有。〕

 

下圖為《ICT基礎設施管理流程概觀》。

 

  

 

下圖為《設計和規劃》。

 

  

 

下圖為《部署》。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

淺談「中美互相喊話:建立國際網路規則」

據〔iThome 2013-03-12 〕報導:「中國外交部長楊洁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Tom Donilon不約而同地相互喊話,主張應該建立網路空間的共通行為準則。」See More

 

另外,據〔中央通訊社2013-03-11 〕報導:「雲端資料中心 美TPP衝開放。」See More

 

我在《為什麼「公有雲將成為雲端運算主流」》一文中曾經預測:「雲端運算於是在沒有標準、沒有倫理道德的環境下開始成長。但是由於使用者日漸增多,這個明日之星逐漸獲得大家的關注,於是雲端運算標準、雲端倫理和法令逐漸建立。」

 

現在,這個預言即將成真。地球上兩個最大的國家願意坐下來談,而且也會要求其它國家坐下來談。這表示,網路空間共通行為準則的建立,已經得到應有的重視,並且也將逐漸建立。

 

這些網路空間共通行為準則,不僅會在地球上實行,而且也將是人類在其它星球所實行的第一個人造共通行為準則。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

應用軟體管理

應用軟體管理流程包含下列的主要次流程:

Ÿ     Requirements(需求)

Ÿ     Design(設計)

Ÿ     Build(建造)

Ÿ     Deploy(部署)

Ÿ     Operate(操作)

Ÿ     Optimise(最佳化);

Ÿ     Requirements Change Control(需求變更管制)

Ÿ     Peer Review(同行審查)

Ÿ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Reporting(管理資訊和報告)

Ÿ     Process Control(流程管制)

 

下面是應用軟體管理流程的部分流程圖(摘錄自《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CTIMS) 第三版》一書),係利用BPMN來繪製,所使用的工具是TIBCO的產品《Business Studio(http://www.tibco.com/international/taiwan/,美商資訊巴士軟體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這些流程圖的版權為 陳英士/龍山顧問有限公司(http://www.longshine.tw)所有。〕

 

下圖為《應用軟體管理流程概觀》。

 

  

 

下圖為《需求》。

 

  

 

下圖為《設計》。

 

  

 

《《《《《《《《《《《《《《《《》》》》》》》》》》》》》》》》》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要求管理流程、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ICTIMS)》書籍和相關服務,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公司網站http://www.longshin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