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
【此文補充說明《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之page33。】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COBIT係由IT治理協會(IT Governance Institute, ITGI)所發行,是關於IT安全和控管實務的標準,對管理階層、使用者以及資訊系統稽核、控管和安全的從業人員提供一個參考架構,其所提供的指南,使企業能夠對IT實行有效的治理(COBIT 4.1,看〔圖A–9〕,進一步的資訊,請至COBIT的官方網站查詢:http://www.isaca.org/):

在四個領域中所定義的COBIT IT流程如下:
Ÿ 計畫和組織(Plan and Organise):
| |
– PO1
– PO2
– PO3
– PO4
– PO5
– PO6
– PO7
– PO8
– PO9
– PO10
|
定義策略性的IT計畫(Define a strategic IT plan),
定義資訊結構(Define the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確定科技的方向(Determine technological direction),
定義IT流程、組織和關係(Define the IT processes, organization and relationships),
管理IT投資(Manage the IT investment),
溝通管理目標和方向(Communicate management aims and direction),
管理IT人力資源(Manage IT human resources),
管理品質(Manage quality),
評估和管理IT風險(Assess and manage IT risks),
管理專案(Manage projects)。
|
Ÿ 獲得和實行(Acquire and Implement):
| |
– AI1
– AI2
– AI3
– AI4
– AI5
– AI6
– AI7
|
確認自動化解決方案(Identify automated solutions),
獲得和維護應用軟體(Acquire and maintain application software),
獲得和維護科技基礎設施(Acquire and maintai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使能夠操作和使用(Enable operation and use),
取得IT資源(Procure IT resources),
管理異動(Manage changes),
安裝和認可解決方案和異動(Install and accredit solutions and changes)。
|
Ÿ 提供和支援(Deliver and Support):
| |
– DS1
– DS2
– DS3
– DS4
– DS5
– DS6
– DS7
– DS8
– DS9
– DS10
– DS11
– DS12
– DS13
|
定義和管理服務水準(Define and manage service levels),
管理第三團體服務(Manage third-party services),
管理效能和容量(Manage performance and capacity),
確保持續服務(Ensure continuous service),
確保系統安全(Ensure systems security),
確認和分攤成本(Identify and allocate costs),
教育和訓練使用者(Educate and train users),
管理服務中心和意外事件(Manage service desk and incidents),
管理建構(Manage the configuration),
管理問題(Manage problems),
管理資料(Manage data),
管理實體環境(Manage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管理操作(Manage operations)。
|
Ÿ 監督和評估(Monitor and Evaluate):
| |
– ME1
– ME2
– ME3
– ME4
|
監督和評估IT績效(Monitor and evaluate IT performance),
監督和評估內部控管(Monitor and evaluate internal control),
確保符合外部需求(Ensure compliance with external requirements),
提供IT治理(Provide IT governance)。
|
《完》 《《《《《《《《《《《《《《《《》》》》》》》》》》》》》》》》》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浮現,對企業界人士產生各種不同的衝擊,例如: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中心、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http://www.longshine.tw/)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的目錄。本書內容包含章節:
1.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
2.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價值鏈,
3.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電子商務,
4.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模式,
5. 企業和ICT的策略和目標,
6. ICT基礎建設和管理系統規劃和實行,
7. 服務中心(The Service Desk),
8. 意外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
9. 問題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10. 建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1. 異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12. 上線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13. 服務水準管理(SLM,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14. ICT服務的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ICT Services),
15. 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
16. ICT服務連續性管理(ICTSCM, IC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17. 可利用性管理(Availability Management),
18. 應用軟體管理(Application Management),
19. ICT基礎設施管理(ICTIM, 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20. 資訊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浮現,對企業界人士產生各種不同的衝擊,例如: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中心、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http://www.longshine.tw/)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的目錄。本書內容包含章節:
1.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
2.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價值鏈,
3.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電子商務,
4.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模式,
5. 企業和ICT的策略和目標,
6. ICT基礎建設和管理系統規劃和實行,
7. 服務中心(The Service Desk),
8. 意外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
9. 問題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10. 建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1. 異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12. 上線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13. 服務水準管理(SLM,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14. ICT服務的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ICT Services),
15. 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
16. ICT服務連續性管理(ICTSCM, IC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17. 可利用性管理(Availability Management),
18. 應用軟體管理(Application Management),
19. ICT基礎設施管理(ICTIM, 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20. 資訊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