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補充說明《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之page27。】
採用上述對於電子商務的看法和定義就可以發現,隨著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逐漸建設和完成,電子商務的效應在企業上下游以及企業內部活動的每個層面開始顯現,從供應鏈管理、新產品或服務的開發、行銷和銷售、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顧客服務一直到後勤支援、財務會計、人事管理,無一不包含在內。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如下(看〔圖3–1〕):
Ÿ 由於利用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來進行價值鏈和價值體系的各種活動,推動了企業舊有流程的再造,所產生的效果,例如:降低成本、降低產品或服務的週期時間、加速對顧客的回應、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有效管理供應商、減少庫存量和倉管費用等等。
Ÿ 由於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利用,產生了新型態的企業活動,例如:線上廣告行銷、線上採購、線上顧客服務、知識管理等等。
Ÿ 由於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利用,催生了新的產品或服務,例如:線上互動遊戲、電子書、隨選資訊服務(例如:隨選視訊)、線上搜尋服務等等,為消費者增加便利,也為內容提供者帶來無限的商機。
有很多有創造力的人,利用電子商務創造出新的、成功的商業模式。如果這些商業模式係完全奠基於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包含網際網路)的話,則稱之為「網際網路公司」或「網路公司」。全球最大的拍賣網站eBay、網路搜尋引擎Google以及網際網路通訊、商業和媒體公司Yahoo就是典型的網路公司。

在台灣,企業利用電子商務而導致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
Ÿ 統一超商在1998年與中華電信共同推出電話費代收的業務,這也是台灣便利商店業者首次跨入費用代收的領域。當時為了避免人工錯誤並且加速處理流程,設計了一種三段式條碼的系統,從此也成為台灣便利商店代收業務的共同標準。目前此項業務快速發展,已經從電話費代收擴大到瓦斯費、停車費、水費、電費、保險費、信用卡……等多達上百種費用代收。代收業務的金額龐大,統一超商光是2006年的代收金額即可超過三千五百億元,是本業營收的三倍以上,代收的利潤(手續費)平均約佔便利商店整體淨利的20%。此外,為即時掌握消費者需求,強化行銷體系,統一超商於2003年結合其所轉投資之公司「統一資訊」以及NRI(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NEC(恩益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第二代POS服務情報系統」。此套系統具有高效能的情報力,包括以每小時為單位的進銷存情報、每日四次的天氣情報、以多媒體方式傳送集中化的商品情報等,能快速反應消費者需求,有效提昇經營水準。統一超商並且與中國信託合作,在全國的7-ELEVEN門市(超過3500家),安裝ATM機器(2,000台)。統一超商在2007年又與中國信託合作,在全國的7-ELEVEN門市使用icash wave感應式晶片信用卡。icash wave兼具電子錢包和信用卡功能,能讓消費者免除攜帶零錢的困擾、免除現金加值的不便並且能迅速完成交易,便利又安全。
Ÿ 永慶房屋在2000年與中華電信合作,以ADSL架構一套寬頻的房屋資訊平臺,推出房仲業首度出現的聯賣捷運系統。透過房仲業務員隨身攜帶的筆記型電腦,聯賣捷運系統打破房仲業者與屋主之間的距離,並且強化了業務員的機動性,想要買屋或賣屋的屋主,都可以透過房仲業務員的筆記型電腦,即時得到相關的資訊。永慶房屋並且在2002年開始導入PDA宅速配系統,這套PDA宅配系統是房仲業全球首創,把房屋、買賣交易資訊存放在PDA裡的宅配服務。聯賣捷運系統拉近了買屋、賣屋者與仲介業者的距離,而PDA宅速配則改寫了房仲業向來保護買屋、賣屋資訊的遊戲規則。PDA體積輕巧讓業務員方便攜帶,更重要的是,這套PDA宅速配的資料庫,不僅囊括每一棟銷售物件的所有資料,包含地段、格局、設備等,更可以讓300位房屋仲介,同時在1分鐘內配對,找到買賣雙方彼此心目中的理想標的。要做到即時配對,賣方物件所有資料都必須詳列,讓買方能針對不同的需求做不同要件的搜尋。在永慶房屋PDA宅速配的資訊平臺中,買方可以同時下達20個變數,賣方可以同時以18項變數進行物件配對。永慶房屋更在2003年推出影音宅速配,因為請專業攝影實地拍攝屋況和每一個角落,更讓買屋的客人有更高的自主權。2006年永慶房屋影音物件數量高達12,000件,比起其他同業,在質、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大約8成的買屋民眾,在到店諮詢、看屋前,便已事先上網看過房屋了。永慶房屋利用ICT基礎建設,讓買屋的自主權回到客人身上之後,從2002年迄2006年,房仲業務員單人業績成長26.4%,帶客人看屋比例卻從35.8間,減少到2006年1~8月的18.1間。而當ICT成為永慶房屋的營運核心時,公司業績也從2000年的400億元、43家分店,成長到2006年的1,800億元、321家分店。
Ÿ 在2007年,台灣麥當勞宣布,旗下100家附設得來速的餐廳和50家獨立式餐廳,將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餐飲服務。為了支援這個營運策略,台灣麥當勞著手改造POS系統,使其兼顧日結業績與24小時營業的要求。台灣麥當勞將打烊、結帳作業流程拆解成關帳和結算2個階段,將原本需要花10分鐘的作業,拆解成各是1分鐘及9分鐘,達到既能24小時營業又能日結業績的目標。同年,台灣麥當勞也推出「歡樂送」的外送服務,透過全台統一的訂餐號碼,由客服中心接受顧客電話訂餐後,歡樂送系統自動將外送訂餐的訊息傳送到距離訂餐人最近的外送餐廳進行備餐、外送的動作。透過ICT系統自動化的協助,讓外送服務從顧客打電話到客服中心訂餐、訊息自動化送達指定餐廳、備餐、送到顧客手中,都能在30分鐘內一氣呵成。掌握外送服務能在30分鐘內送達的關鍵,就是「歡樂送核心系統」。在歡樂送系統中,麥當勞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並且安裝了urmap(友邁科技)的地圖圖資,客服中心人員只需輸入點餐人的姓名、電話、外送地址以及所需餐點,透過麥當勞所研發的搜尋技術Boundary Quick Search Engine,歡樂送系統就可以在0.01秒鐘內,顯示距離點餐人最近的外送分店。也同樣可以透過搜尋技術,迅速地找出點餐人訂餐的記錄,並且納入麥當勞所有的促銷活動,供客服人員提供客人點餐時的參考。麥當勞也在歡樂送系統中納入異地備援、災難復原的概念,每一筆外送訂單都有第一優先和第二優先外送分店的選項,如果某一營業中心遇到天災或停水、停電導致不能營業時,這些營業中心就不會顯示在歡樂送系統中,同時系統也會自動擴大每一家外送營業中心的外送範圍,而如果不能在30分鐘內送達,客服中心也會告知無法外送。
●
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依賴越深,則對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依賴也越深。對於網路公司而言,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更是其命脈。因此,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生存能力變成與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品質和效能息息相關。
有些企業對於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造和管理並不熟悉,導致企業的電子商務的品質和效能不佳、成本又高,而且也為了專注於本業,就把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造和管理委託給專精於此道的公司負責,於是促成了資通訊服務業的興起。這個從IBM積極發展資通訊服務,從1994年到2003年,IBM的「全球服務(IGS, IBM Globe Services)」佔IBM營收從15%成長至46%,就可以得知。資通訊服務業可以說是因為電子商務而發展出來的新服務,而IBM也是因為電子商務而導致成功的一個例子。
雖然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委外可以幫助企業節省成本以及提高電子商務的品質和效能,但是,企業如果因此就放棄對於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管理,完全託付給資通訊服務業者,恐怕不是明智之舉。畢竟,在實務上,許多這類的委外安排導致了不滿意的結果,這尤其是當企業的營運需要變革時最容易發生。這是因為資通訊服務業者是以標準產品或服務以及巨細靡遺的合約來提供服務,所以,所提供的資通訊科技功能未能具備足夠彈性以符合不斷變動的需求,而且資通訊服務業者在回應問題時,通常有點遲鈍。況且,與資通訊服務業者的合作關係通常都需要投資大量的金錢和時間,這使得資通訊服務業者介入企業的策略發展和營運流程甚深,而當資通訊服務業者無法符合合約上的義務時,企業就變得特別脆弱。
另外,高階經理人在選擇將資通訊科技功能委外時,同時也將某個或更多應該由自己制訂決策的責任委外,因而產生其它問題。因此,多數較大型的企業,會決定至少將主要的資通訊科技功能保留由內部掌控,而選擇性地將資通訊科技功能委外。比較適合於委外的項目是一般的商品服務,例如:電信服務,因為在這個領域中通常有數家相互競爭的供應商,而且規格容易設定;另一個是具有技術性的服務,因為在這個領域中,企業通常欠缺專業知識。但是無論如何,企業本身一定要肩負起管理資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責任,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滿足企業對於電子商務的需求。
《完》 《《《《《《《《《《《《《《《《》》》》》》》》》》》》》》》》》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浮現,對企業界人士產生各種不同的衝擊,例如: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中心、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http://www.longshine.tw/)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的目錄。本書內容包含章節:
1.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
2.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價值鏈,
3.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電子商務,
4.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模式,
5. 企業和ICT的策略和目標,
6. ICT基礎建設和管理系統規劃和實行,
7. 服務中心(The Service Desk),
8. 意外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
9. 問題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10. 建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1. 異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12. 上線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13. 服務水準管理(SLM,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14. ICT服務的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ICT Services),
15. 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
16. ICT服務連續性管理(ICTSCM, IC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17. 可利用性管理(Availability Management),
18. 應用軟體管理(Application Management),
19. ICT基礎設施管理(ICTIM, 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20. 資訊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