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
摘要的(公開的)流程〔Abstract (public) processes〕
這個代表一個私有業務流程和另一個流程或參與者之間的互動(看下圖)。只有那些被用來與私有業務流程外界溝通的activities,加上適當的flow控管機制,會被包含在摘要流程中。私有業務流程的所有其它「內部」activities並不會被顯示在摘要流程中。因此,摘要流程對外面世界顯示與那個業務流程互動所需要的訊息的順序。一個單一的摘要流程可能被映射到一個單一的BPEL4WS摘要流程。
摘要流程被包含在一個Pool之中而且可以被分開地或在一張較大的BPMN圖中加以塑模,以顯示摘要流程activities和其它實體(entities)之間的Message Flow。如果摘要流程和其對應的私有業務流程是在相同的圖上的話,則共同於兩個流程的activities就可以被聯繫起來。

協同運作(綜合)流程〔Collaboration (global) processes〕
協同運作流程描述兩個或以上的業務實體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被定義為一連串的activities,而這一連串的activities代表牽涉在內的實體之間的訊息交換模式。一個單一的協同運作流程可能被映射到不同的協同運作語言,例如:ebXML BPSS或RosettaNet。
協同運作流程可以被顯示為兩個或以上的彼此互相溝通的摘要流程(看下圖)。藉由使用摘要流程,協同運作參與者的activities可以被看作是參與者之間的「接觸點」。比起在摘要流程中所顯示的事物,實際的(可執行的)流程可能有遠遠更多的activity和細節。

BPD圖的類型
在這三種BPMN次模型內部及其之間,很多類型的圖可以被創造出來。下面是可以用BPMN來加以塑模的業務流程的類型(有星號的那些也許不會映射到一個可執行語言):
高階的私有流程活動(非功能的分解)*
詳細的私有業務流程
- 現有的(As-is)或舊的業務流程*
- 將有的(To-be)或新的業務流程
詳細的私有業務流程加上與一個或以上的外部實體(或「黑箱(Black Box)」流程)的互動
兩個或以上的詳細私有業務流程互動
詳細的私有業務流程關聯到摘要流程
詳細的私有業務流程關聯到協同運作流程
兩個或以上的摘要流程*
摘要流程關聯到協同運作流程*
僅有協同運作流程(例如:ebXML BPSS或RosettaNet)*
兩個或以上的詳細私有業務流程經由其摘要流程互動
兩個或以上的詳細私有業務流程經由一個協同運作流程互動
兩個或以上的詳細私有業務流程經由其摘要流程以及一個協同運作流程互動
BPMN被設計去允許所有上述類型的圖。然而,應該小心,如果結合太多類型的次模型,例如:三個或以上的私有流程加上它們每個之間的Message Flow,則這張圖對某人而言可能會變得太難瞭解。因此,建議塑模者為BPD挑選一個聚焦的目的,例如:一個私有流程或一個協同合作流程。
《未完待續》 《《《《《《《《《《《《《《《《》》》》》》》》》》》》》》》》》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浮現,對企業界人士產生各種不同的衝擊,例如: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中心、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http://www.longshine.tw/)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的目錄。本書內容包含章節:
1.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
2.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價值鏈,
3.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電子商務,
4.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模式,
5. 企業和ICT的策略和目標,
6. ICT基礎建設和管理系統規劃和實行,
7. 服務中心(The Service Desk),
8. 意外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
9. 問題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10. 建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1. 異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12. 上線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13. 服務水準管理(SLM,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14. ICT服務的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ICT Services),
15. 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
16. ICT服務連續性管理(ICTSCM, IC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17. 可利用性管理(Availability Management),
18. 應用軟體管理(Application Management),
19. ICT基礎設施管理(ICTIM, 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20. 資訊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浮現,對企業界人士產生各種不同的衝擊,例如: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中心、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http://www.longshine.tw/)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的目錄。本書內容包含章節:
1.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
2.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價值鏈,
3.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電子商務,
4.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模式,
5. 企業和ICT的策略和目標,
6. ICT基礎建設和管理系統規劃和實行,
7. 服務中心(The Service Desk),
8. 意外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
9. 問題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10. 建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1. 異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12. 上線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13. 服務水準管理(SLM,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14. ICT服務的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ICT Services),
15. 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
16. ICT服務連續性管理(ICTSCM, IC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17. 可利用性管理(Availability Management),
18. 應用軟體管理(Application Management),
19. ICT基礎設施管理(ICTIM, 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20. 資訊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