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ICT基礎建設管理系統的相關工具(完)

《承接上文》
 
此文係作為《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的補充材料。】
 
服務水準管理例如:
Ÿ     SLAs中的關鍵目標能夠在工具的銀幕上的支援區域中顯示出來,利用這些目標當作門檻,在目標可能遭受威脅或違反時,自動發出警告;
Ÿ     自動化產生服務報告;
Ÿ     經由一個整合性的工具能夠關聯例如:意外事件和RFCs,到受影響的服務(例如:列舉或提供影響某個特定服務的意外事件的數量)
ICT服務的財務管理例如:
Ÿ     ICT會計應該有適當的軟體工具,包含分類帳管理、資源使用報告以及成本計算;
Ÿ     能夠提供ICT會計和收費所需要的資料。
容量管理例如:
Ÿ     能夠建立和維護容量管理資料庫(CDB, Capacity Management Database)的軟體工具;
Ÿ     監督工具:監督ICT基礎建設元件的容量和效能,收集相關資料,如果超過所設定的界限,則發出警報並且產生例外報告
Ÿ     模型工具:用以進行模擬和統計分析。
ICT服務連續性管理例如:
Ÿ     風險評估工具;
Ÿ     能夠持續維護回復能力的軟體支援工具;
Ÿ     專案管理工具。
可利用性管理例如:
Ÿ     系統管理工具監督ICT服務和元件、異常事件的偵測和警報、ICT故障的自動化向上提報和通知、ICT元件的自動化回復以及服務的快速還原;
Ÿ     ICT元件故障時間的資料收集和記錄工具
Ÿ     為了收集可利用性資料的資料庫工具,例如:可利用性管理資料庫(AMDB, Availability Management Database)
Ÿ     統計分析工具
Ÿ     模型工具:預測可利用性以及評估異動對ICT基礎建設的可利用性的衝擊程度
應用軟體管理例如:
Ÿ     軟體開發工具;
Ÿ     電腦輔助軟體工程(CASE, 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工具;
Ÿ     監督、診斷和除錯工具,提供關於應用軟體的效能、錯誤狀況和建構設定的相關資訊。
ICT基礎設施管理例如:
Ÿ     規劃和設計所使用的工具,例如:設計工具、風險評估工具、模型工具、統計分析工具;
Ÿ     部署所使用的工具,例如:專案管理工具、開發工具、測試工具;
Ÿ     操作所使用的工具,例如:系統管理和網路管理工具、環境管理工具、排程工具、儲存管理和媒體管理工具;
Ÿ     技術支援所使用的工具,例如:根本原因分析和診斷工具、測試工具。
資訊安全管理例如:
Ÿ     風險分析工具;
Ÿ     監督和偵測工具;
Ÿ     系統稽核工具;
Ÿ     防火牆;
Ÿ     防毒軟體。
 
沒有上述的工具,我們也許還是能夠運轉公司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系統,但是如果想要能夠有效並且有效率地加以運轉,那麼這些工具是必要的,特別是當公司的ICT基礎建設日趨複雜的時候。我們或許無法一下子就能夠建置完備所需要的工具,但是對於這些工具的建置,應該慎重地加以考慮和計畫。
 
這些工具雖然包羅萬象,但是基本上,在ICT市場都可以得到。這些工具的價格範圍很大,從免費的freeware到價值數千萬的專有系統都有。因此,如果排除價格上的因素,要獲得這些工具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整合各式各樣的工具,成為一個單一的綜合管理系統。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兩種選擇:
Ÿ     選擇一個專有的管理結構:這是從一個單一的解決方案供應商選擇一組專有的工具。這個方法通常需要較少的力氣,但是常常必須作成妥協,包含管理的功能和設施在內,因而可能導致與期望有所差距和失望。
Ÿ     選擇一個「最佳實務」的管理結構:這個方法牽涉到從若干解決方案供應商選擇一組「最佳實務」的工具,然後將其整合以提供一個綜合的解決方案。在整合多種工具成為一個單一的綜合解決方案方面,通常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但是常常可以提供較大的管理功能和設施,因而導致長期的成本節省。
 
在選擇工具時,為了確保這些工具(例如:系統管理工具、操作管理工具以及服務管理工具等等)之間的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應該建立相關的標準,例如:工具之間的資訊交換協定、界面和資料格式的細節等等。
 
任何不容易使用或品質不佳的工具不僅難以幫助ICT人員有效並且有效率地運轉公司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系統,最糟糕的狀況是,ICT人員會發現他們還要支援另一個系統,也就是工具本身。因此,在規劃和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需要什麼樣的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帶來什麼好處以及如何整合這些工具。
 
《完》  
 
《《《《《《《《《《《《《《《《》》》》》》》》》》》》》》》》》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浮現,對企業界人士產生各種不同的衝擊,例如:
l   如果你是高階經理人,你如何讓企業和ICT(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策略和目標結盟,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你應該作成哪些與ICT相關的決策,而不會讓ICT花費大筆的預算,卻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l   如果你是資訊長,你如何擬定ICT的策略和目標,與事業單位溝通,建立ICT組織,扮演好ICT的角色,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不會被批評為只是花錢的單位,毫無貢獻?
l   如果你是資訊部門經理,你如何根據企業的ICT策略和目標,建立相關的流程和組織,例如:服務中心、意外事件管理流程、異動管理流程、資訊安全管理流程等等,並且據以實行,以達成ICT目標?
l   如果你是系統、網路、應用軟體管理、設計、開發、操作人員,你如何將自己從技術人員提升到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的ICT基礎建設及其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l   如果你從事於資訊服務業,你如何管理本身和顧客的ICT基礎建設、如何擬定合理的價格、如何與顧客談判服務水準並且擬定服務水準協定(SLA)
 
龍山顧問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能夠提供上述問題的解答、滿足你的需求,詳情請參考龍山顧問(http://www.longshine.tw/)所出版的《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一書的目錄。本書內容包含章節:
1.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
2.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價值鏈,
3.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與電子商務,
4.    資訊和通訊科技基礎建設管理系統模式,
5.    企業和ICT的策略和目標,
6.    ICT基礎建設和管理系統規劃和實行,
7.    服務中心(The Service Desk)
8.    意外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
9.    問題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10. 建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1. 異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12. 上線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13. 服務水準管理(SLM,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14. ICT服務的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ICT Services)
15. 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
16. ICT服務連續性管理(ICTSCM, IC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17. 可利用性管理(Availability Management)
18. 應用軟體管理(Application Management)
19. ICT基礎設施管理(ICTIM, 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20. 資訊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